孩子只能赢,不能输,输了就生气发脾气,这其实是一种逆商差的表现。逆商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关系重大。
成年人的世界里,不难看出:逆商低的人总是经不起大风大浪,稍微一点挫折,就会一蹶不振。
他们习惯回避困难,在舒适圈里打转,最后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想要提升孩子的逆商,首先我们要清楚孩子抗挫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父母错误的夸赞方式
让孩子确立了错误的目标
如果平时父母言语中对孩子的成就总是大加赞赏:
“宝贝,你真棒”、“你成功了”、“你真厉害”、“你太聪明了”……
这些结果性的赞扬和评判,让孩子意识到:只有表现成功、完美,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才会感觉自己有价值感。
当孩子一旦表现不理想时,父母通常在眉宇间露出失望的神情。这就让孩子更加确信:“失败了,爸妈就不爱我了。”
一旦孩子在潜意识里确立了这样的目标:成功的人才值得被爱。
孩子势必竭尽全力表现,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以博得父母的青睐,满足内心的归属感。
经历太顺
缺乏挫折教育
现在很多孩子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与一身。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不对孩子疼爱有加。
现在的父母更是力行所谓的“爱的教育”,生怕自己有什么不恰当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伤害。
然而,太过顺遂的生活,对孩子不见得是好事。
孩子很少体验到失败,也就很少有机会锻炼面对失败的勇气。另外,父母无形中透露出的对失败的厌恶,让孩子更加确幸失败是不被允许的,从而导致一系列错误行为。
那么要想培养出高逆商的孩子
父母到底要如何做呢?
01 引导孩子享受过程的快乐,冲淡输赢的重要性
前面说到,孩子输不起主要是因为父母的言行,让孩子形成了错误的输赢观。
所以,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对失败的态度。
引导孩子享受过程的快乐,把关注点放在事情本身上。
多问问孩子:“刚才的游戏有趣吗,妈妈看你玩得很开心呢”
“妈妈看到你下棋的时候,非常专注在思考每一步棋怎么下,这很好。”
“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新游戏,新知识啊,好玩吗?”等等。
02 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赢了自己比赢了他人更重要
我们可以给孩子讲一些自己或者名人的故事,并分享当时的心路历程和处理方式。
孩子会明白,即使很厉害的人也会遭受失败。
孩子会自己重新定义成功和失败的意义。
另外,一些逆商教育类绘本也是不错的工具。
比如美国资深儿童心理学家弗兰克·希洛的《输不起的莎莉》, 韩国畅销绘本《孩子,没关系》都是不错的选择。
03夸努力不夸聪明,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终生成长》这本书中,提到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
研究人员随机找来几百名大学生,一开始,给这些学生十道非常难的智商测试题,当他们完成时,对他们表示赞扬。
研究者对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进行赞扬,“哇,你做对了8道题,这个成绩非常棒,你这方面非常聪明”。
对另一部分学生的努力进行赞扬,“哇,你做对了8道题,你一定非常努力”。
一开始他们的起点是一样的,但在后面的测试中,两组学生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被夸能力强的那部分学生,他们对有挑战,可以让他们从中学习的新任务表示拒绝。
而被夸努力的那组学生中,有90%的人希望挑战可以让他们学到新知识的新任务。为什么不同的赞扬方式,改变了学生后面的行为方式。
这正是作者卡罗尔·德韦克用一本书为读者讲述的关于“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人的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把发生的事当做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他们认为聪明人应该永远成功,这让他们极力掩饰不足,最后变成不爱学习的人。
如果他们在某一方面失败了,就会认为自己就是失败者。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的。
他们认为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失败虽然会痛苦,但它不能证明“我不行”,它只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夸奖方式,将直接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
对的称赞方式,不是去夸孩子的能力,而是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
【社群讨论】
@所有家长
您平时是怎么培养孩子的逆商的呢?
声明:“敏学教育”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谢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