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前沿资讯】中国首个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

敏敏老师

敏敏老师.png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新时期的教育评价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对考试(小升初、中考、高考)这个指挥部进行了方向性的调整。具体是怎样调整的呢?今天敏敏老师就为大家深度解读一下,也方便家长们紧跟国家步伐及时调整育娃方向。


1jpg.jpg


首先我们先以问答的形式对大家比较关注的3个焦点问题做一个详细的解答。


 问题1: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


 总思想:  《总体方案》充分考虑教育评价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着眼于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总体进程相适应,分两个阶段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


 第一阶段:  经过5至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


 第二阶段:   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坚持破立结合,重点设计了五个方面22项改革任务。


 一是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破”的是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立”的是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相应提出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3项任务。


 二是改革学校评价。“破”的是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的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相应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完善幼儿园评价、改进中小学校评价、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改进高等学校评价5项任务。


 三是改革教师评价。“破”的是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立”的是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相应提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5项任务。


 四是改革学生评价。“破”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相应提出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7项任务。


 五是改革用人评价。“破”的是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立”的是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相应提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2项任务。




 问题2:   如何改进评价标准和内容,引导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答:


 一是完善幼儿园评价。提出重点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


 二是改进中小学校评价。提出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情况;


普通高中主要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情况,突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学生发展指导、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有序推进选课走班、规范招生办学行为等内容。


 三是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提出重点评价职业学校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


 四是改进高等学校评价。提出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3.jpg



 问题3:   如何通过改革教师评价,引导教师更好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答:


 第一,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提出:


 一是  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是  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  全面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


 四是  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


4.jpg


 第二,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提出:


 一是 强调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


 二是在幼儿园教师评价方面, 强调突出保教实践,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


 三是在中小学教师评价方面,提出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


 四是在职业学校教师评价方面,提出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


 五是在高校教师评价方面,提出不得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的限制性条件;落实教授上课制度,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


 六是在教师工作量核定方面,提出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


 七是在平台建设和激励机制方面,提出支持建设高质量教学研究类学术期刊,鼓励高校学报向教学研究倾斜;完善教材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完善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等措施。


 第三,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提出:


 一是  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


 二是  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三是  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要把上思政课、联系学生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四是  完善学校党政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原则上应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


 五是  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



除了大家上面比较关注的3个焦点问题外,本次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还有以下3个亮点问题:


 亮点1: 严禁公布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方案提出,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6.jpg


 亮点2: 师德存严重问题将被全行业禁入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


不得把人才称号作为承担科研项目、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的限制性条件,有关申报书不得设置填写人才称号栏目;要依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人才薪酬,不得将人才称号与物质利益简单挂钩;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长江学者”等人才称号入选者与学校签订长期服务合同,为实施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2.jpg


 亮点3:探索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为了改变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方案着眼于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完善德育评价。 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强化体育评价。   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加强大学生体育评价,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


 改进美育评价。 要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加强劳动教育评价。 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严格学业标准。 对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学校须合理安排中高考结束后至暑假前的教育活动;探索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抽检试点工作,完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


 另外,在备受关注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方案提出:


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各级各类学校不得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


5.jpg


由于篇幅有限,关于本次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解读,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如果家长朋友们对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方案有什么疑惑,欢迎扫码加敏敏老师微信进行详细咨询哦!


敏敏老师.png



声明:“敏学教育”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谢谢!^_^

阅读375
分享